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
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
刘新吾

9月12日,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发表主旨演讲并接受记者采访。

“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满天繁星中一颗璀璨的星星”

通过大量考古遗址、文物等图片,王巍展示了长江流域史前文化成果,如水稻栽培技术(一万年前,长江中下游)、城墙建造和水利技术(六千年前,长江中游)、原始瓷器(四千年前,长江下游)等,他认为,长江流域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。

“但我们要注意,长江流域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。”王巍表示,即使是独特的三星堆文化,也明显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,如以尊、罍为代表的青铜器,其实是夏商王朝发明的铜礼器,玉石戈、玉石璋、璧也明显属于中原王朝系统,“三星堆文化仿佛璀璨的星星,但它是中华文明满天繁星中的一颗。”

“夏朝除文字未经证实以外,均符合文明社会特征”

关于夏朝历史是否存在的问题,学术界存在争论,国内主流观点均认为夏朝存在,但部分人存疑,其重要依据即夏朝文字未经考古证实。

“夏朝除文字未经证实以外,均符合文明社会特征。”王巍认为,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涉及文明标准问题,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,归纳“文明三要素”标准——即将冶金术、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准,对此,我们不能盲从,应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特点,形成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,如将王权和阶级的出现等特征纳入判断标准。

“不以文明早晚论英雄”

主流学者认为,中华文明属于人类原生文明之一,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,但晚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。

王巍认为,学术研究要实事求是,中华文明出现时间确实并非最早,但文明不以早晚论英雄。中华文明善于吸收借鉴其他文明优点,如冶铁技术由其他地区传入,但我们学习借鉴后加以创新,形成发达的冶金技术,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如此。

“中华文明土生土长,兼容并包,延绵不断,辉煌灿烂,直至今日仍然欣欣向荣。”王巍表示。

(图片来源:上游新闻)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